新疆是我国荒漠化、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省份。如何有效治沙、科学用沙,全方面提升荒漠ECO的质量和稳定能力,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?五师双河市坚持生态固沙,充分的利用本地资源巧植草格,有效阻止流沙前进的“脚步”,使沙区生态环境持续好转,新疆第一大咸水湖艾比湖水位也逐年上升,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6月5日,记者走进第五师八十三团十八连,连队北侧毗邻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这里是风力强劲、频率高、维持的时间长的阿拉山口风区主风道,八十三团二片区(原八十二团)建团以来,饱受风沙侵害,有数千亩良田被流沙吞噬,排灌渠系被填埋,上千棵树木被湮没……风沙灾害每年给团场造成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。八十三团十八连职工陈海峰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该团的生态环境时感慨地说:“以前,‘风沙一起尘飞扬,四顾茫茫不见家。一天吃进二两沙,白天不够晚上补。’”
近年来,为有效防沙固沙,五师双河市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,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深入推动荒漠化治理工程建设项目,以八十三团二片区国家级公益林沙化区域为重点,投资165万元,铺设草方格固沙3000亩,阻挡沙尘向公益林和艾比湖湿地侵袭的脚步,改善艾比湖湿地周边的生态环境。同时,五师双河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,建设绿洲外围基干林草防护带和农田防护林网,全力推动防沙治沙工作向纵深发展。
当日,在3000亩荒漠化治理工程项目施工现场,治沙工人正头顶烈日,按计划分工作业,划线开沟、俯身铺草、挥锹压埋、填沙整型,所到之处,留下了整齐划一、经纬交叉的草格沙障,广袤的沙漠上一片片“格子衫”映入眼帘。这些“格子衫”被称为草方格,是专门用来锁住流沙、防风固沙的,也叫沙障。
据了解,这种荒漠化治理工程采用的草方格固沙技术,是利用芦苇秆,通过特殊的铺设方式,将一束束芦苇秆呈方格状铺在沙地上,再用工具将其压实,使芦苇秆牢牢扎根在沙地上。这一方法不仅仅可以削弱风沙的侵蚀能力,还能有很大效果预防流沙移动,控制和阻挡风沙的侵袭。同时,草方格还能截留水分,提高沙层含水量,为固沙植物的存活创造有利条件。一个个草方格正是治沙人降服“沙龙”的秘密武器。
说起草方格固沙技术,有着29年治沙经验并荣获“全国防沙治沙标兵”称号的八十三团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郭建新再熟悉不过了。他常年奔波在治沙一线,与治沙工人一起边学边干边积累经验。从机械沙障模式的选择、沙障间距的确定、沙障高度的设计到具体施工,他都身体力行,做了多项对比试验,记录了大量数据,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区的一套治沙方法。
他说:“以前这里流沙流动速度快,一刮风就沙尘漫天。我们本地芦苇资源丰富,就利用芦苇将其轧割成50厘米的苇段,埋进沙土30厘米,出20厘米,排成边长一米的草方格。近年来,八十三团栽植这样的草方格面积超1万亩,这些沙障能有效阻挡流沙,对艾比湖湿地也起到了保护作用。”
第五师双河市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主任张学军和记者说:“五师双河市积极申请了国家天山森林草原综合治理项目。项目前期是3000亩的沙障铺设工作,项目后期,我们将在沙障内种植梭梭、红柳,做到生态固沙。项目建成后,将极大地减轻沙化的危害,改善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。”
如今的艾比湖生态不断向好,众多野生动物将这里当作栖息地和迁徙地。图为成群的灰鹤在艾比湖湿地觅食。(沈志君 摄)
这些年来,五师双河市借助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建立完善防沙治沙体系,持续推进生态治沙工程,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,实现了“沙退人进”,确保了八十三团流沙区域和艾比湖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,湿地内的野生植物种类也逐年增加。其中,鸟类种类从2000年保护区建立初期的111种增加到现在的267种,观测鸟类总量超过200万只,艾比湖生态环境也呈现出日趋繁茂的生态景象。(记者 沈志君 张培丽 通讯员 杨丽娟)